新闻东林
首页- 新闻东林 - 正文
东北林业大学教师马超 忍痛流汗轮椅上完成博士答辩
供稿单位:生活报     发布日期:2019-02-16    点击数:

东北林业大学教师马超 忍痛流汗轮椅上完成博士答辩

东北林业大学教师马超 忍痛流汗轮椅上完成博士答辩

黄鹏生活报记者朱莉博士帽是校园里极高的荣誉,但想戴上这个冠冕,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博士学位攻读者往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39岁的马超,不仅和其他人一样需要接受科研探索的挑战,他还要克服自己身体的桎梏。马超身体高位截瘫、除了眼珠能转动、能说话外,全身没有任何知觉。1月9日,是马超毕业答辩的日子,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答辩会议室里,39岁的他拼尽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了博士答辩。“太不容易了!”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马超答辩通过后,马超激动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而陪在一旁的妻子骆春颖则跟着红了眼圈。

马上要博士答辩

遭遇意外高位截瘫

记者从东北林业大学了解到,马超今年39岁,2005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为一名物流工程系教师。工作之余,马超还攻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期待着博士毕业以后,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马超的博士论文答辩本来定在了2018年4月,可是意外的来临让这场答辩不得不推迟延后。2018年4月11日,马超在机场接人时遭遇意外,受了重伤,当场瘫倒在地、生命垂危。马超被紧急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由于伤情严重,专家为马超进行了10多个小时的手术,才把他从鬼门关里夺了回来。

命虽然暂时保住了,可是马超却全身都动不了,他本来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次伤病造成的高位截瘫,意味着他将很难再有机会站起来。

白天要康复治疗只能修改论文到深夜从2018年4月到9月,马超一直徘

徊在生死边缘——外伤和卧床带来了严重的肺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他曾多次昏迷,多次进入I CU,进行溶栓手术……

直到2018年9月,马超的身体状况才略微稳定下来。这时候,马超却做出了一个令亲友不能理解的决定——重启博士答辩、完成博士学业。家人流着泪劝阻,“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命,这博士咱不要了,你活着比什么都好。”但马超却不顾劝阻,执意前行,他说:“我要完成学业,我想早日回到讲台。”

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1月份,在准备答辩的4个月时间里,马超根据责任专家评审意见、预答辩专家意见、外审专家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了三轮修改。每一次修改,马超都是用生命在坚持。马超白天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能腾出时间修改论文,几乎每天都得修改到深夜。马超身体不能动,妻子骆春颖就把电脑架到他眼前,他口述,妻子对论文进行修改。手术后,马超的颈部嵌入了钢板进行固定,他一边忍着疼痛一边修改论文。

拼尽全身力气终于来到答辩现场

时间终于来到了马超答辩的日子——2019年1月9日。早上,妻子看着几乎一夜未睡的马超,想让他再休息一会儿,可是马超却坚定地说“出发吧”。

“出发”,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迈开腿的简单动作,可是对于马超,却是个大工程。妻子用一张渔网似的医用网,小心翼翼地把网穿过病床上马超的身下,姐姐从旁边推来一台小型“起重机”,连接好机械臂和网上的固定点,再三确认固着结实后,姐姐慢慢启动“起重机”,把马超用网吊起来,机械臂慢慢地把马超运送到准备好的轮椅上方,父亲、妻子、姐夫扶稳马超的头颈、腰部、腿部,机械臂稳稳地把马超投放到轮椅上。正常人翻个身就能下床,马超却需要在家人和“起重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从病床转移到轮椅的下床需求。

到达举行答辩的会议室,骆春颖将马超脖子上的护具暂时摘下,将轮椅调整到马超能把头部斜靠在轮椅后背上、眼睛能直视前方投影幕布的角度,再把薄棉被折叠好垫在马超的脖子后面。

想拿到博士学位快点回到讲台

答辩开始,被固定好位置和角度的马超熟练地介绍着论文的情况,同门学妹坐在一旁操作PPT,配合马超的讲述,妻子则紧紧地抓住轮椅。过了半个小时,骆春颖取下挂在轮椅后的保温杯,将吸管放进马超的口中,马超用力地吸了几口水,继续着自己的阐述。

足足喝过三次水,马超的答辩环节才告一段落,他的额头挤满了豆粒大的汗珠。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马超答辩通过后,马超激动地直说,“太好了,太好了。”妻子骆春颖也跟着红了眼圈。

如今,通过博士答辩后,马超又有了下一个目标,“我时刻想念着学校,想念着同事,想念着学生,我要早日回到我热爱的讲台。”

马超在进行答辩照片由东北林业大学老师王乙拍摄

马超和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