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按“机械类(车辆)”这一专业名称进行大类招生,包括2个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第四学期末,依据学生意愿、各专业培养条件和大学期间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机械类(车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培养能够从事汽车(包括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设计与制造、应用技术研究与科研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保障、市场营销、保险理赔、旧车评估、事故鉴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大类特色
1.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本科教学实验条件;
3.有国外留学经历教师比例较高,师资力量雄厚;
4.校级重点建设课程8门,精品在线课程1门,在线课程11门;
5.在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一汽集团)、汽车设计企业(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机关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6.设有卓越班,培养具有车辆设计与工程技术开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学生前景
升学:深造率22.0%,其中“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占97%,包括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
平均保研率11.4%;2017届保送外校15人,包括湖南大学、澳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
就业:2017届就业率93.9%,就业地区分布在全国各汽车厂;
2017年来校招聘单位约110家,72%就业学生均成功在校直接签约;
主要就业单位:郑州宇通、重庆长安、浙江吉利、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北汽福田、安徽江淮等各零部件和整车厂。
1、车辆工程
专家谈专业
我校与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专业建设历程始于1957年设立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至今已60年。该专业主要面向汽车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管理、职业院校,培养具备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理论、汽车工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量与销量的连年增长,国内汽车行业直接从业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也保持增长态势,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宽广的创新创业机遇,就业前景良好。
专家简介
崔淑华,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交通学院副院长,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带头人,黑龙江省公路学会理事,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汽车运行品质控制及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获省级和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
学生谈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行业优势,具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积淀和传承。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足够的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及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汽车设计相关软件,同时通过实践检验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具备了较好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工程素质训练。完全能够胜任车辆工程技术工作及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汽车设计与研究及管理工作,通过专业培养对我们继续深造研究或直接参加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简介
袁家凯,男,交通学院2017届学生,毕业后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汽车服务工程
专家谈专业
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办学是以1957年设置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为基础,已有60年的历史。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以工科基本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掌握汽车运用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实现汽车商品价值的合理方式、保证汽车使用价值的合适方法和保护汽车消费权益的合法程序等专业知识,能为汽车制造商和使用者实现汽车产品的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权益价值等需求,进行以汽车技术为核心的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活动。随着我国迈进“汽车化”社会,汽车后市场对汽车技术服务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专业学生能在汽车产品市场策划、汽车技术保障、汽车保险理赔定损和汽车事故鉴定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创新创业机遇宽阔,就业前景良好。
专家简介
储江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点学科负责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全国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生谈专业
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系统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各种实验实习检验了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良好的相关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素质,这对我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获得了很好的专业优势。
学生简介:
林鹏勇,男,交通学院2008届毕业生,现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理赔部经理。
以上数据截止到2018年。